本文4900字,阅读约需11分钟。
北宋文学家黄庭坚非常爱读书,一日不读书,顿觉生活了无情趣。他说:“一日不读书,尘生其中;两日不读书,言语乏味;三日不读书,面目可憎。”
人要是不读书,一天后会变得很庸俗,两天后生活枯燥无味,三天后照镜子会觉得自己的脸表情很可怕,面目狰狞。
读书是一种享受,是心灵独处,美妙时光;读书是一种涤荡,思维升华,思想武装。
▲ 福建泉州德化“最中国·文博市集”上,一读者正认真阅读《中国国家地理》。摄影 / 林少波
不读无益之书,何以遣有涯之生?对读书人而言,平生愿得好书一本,不求广厦千万。
现代人生活节奏极快,每天营营役役,奔波忙碌,手机离不开身,而油墨香的书籍在很多人的眼里早就变成陌生的朋友。其实,从古到今,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繁盛代代相传,沉淀在一首首诗一句句词一本本书里,每一次的阅读都可品味到诗意的极致之美。
风林竹泉相伴,书房最是心房
中国文化重文重史,读书的风气绵绵不绝。书籍在春秋时以“册”为主要形式出现,事实上,考诸殷周甲骨文字,其中就有用穿绳串连起来的竹片或木片形象,与“册”的造字本义相符。彼时,包括竹木简、帛书、纸书开始出现,使读书成为可能。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,白天的课堂到了晚上就变成读书之地,这大概可算书房的雏形。西汉司马迁在家中写就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他的“工作室”也可说是中国最早的文人书房,有人推测汉代正是书房兴起的时期。当然,书房究竟始于何时,尚无确切文字可考。但若搜检中国建筑史,则不难发现,中国文人对书房的要求绝不只读书那么简单。▲ 故宫家具馆展厅内的清宫书房示例。摄影/柳叶氘
自魏晋南北朝起,文人园林成为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的承载体。文人既是园林的使用者,也是园林的设计施工参与者。从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私家园林,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顶尖文人的居所是何模样。
白乐天暮年在洛阳杨氏旧宅的基础上建造了一座宅园,“宅广十七亩,房屋约占面积三分之一,水占面积五分之一,竹占面积九分之一,而园中以岛、树、桥、道相间,池中有三岛,中岛建亭,一桥相通,环池开路;置西溪、小滩、石泉及东楼、池西楼、书楼、台、琴厅、涧亭等,整个园的布局以水竹为主。”这里的“书楼”,显然系白居易读书的所在。大唐的文坛巨匠们,也大都有这样的宅子:王维有“辋川别业”,杜佑有“城郊居”,杜甫有“江外草堂”……这些别业、草堂,多是文人用心营造的居住空间,也是修心养身、吟诗读书的“习静之所”。风竹林泉与书房亲密关联。▲ 王维“辋川别业”。
五代人卫贤的《高士图》,描绘了东汉梁鸿、孟光夫妇相敬如宾、举案齐眉的故事,在画家笔下,两人的住处也是一处宁静优越的别馆:丈夫端坐于榻上,伏案潜读。窗外苍劲的古树、嶙峋的奇石,将整个书斋环抱,形成了独立而雅致的阅读空间,仿佛一入此境,便与俗世再无关碍。
不过,此时的“草堂”与“书楼”,一般还兼作其他日常活动空间,与现代意义上的“书房”在功能上仍有差异。直到明清时期,房屋按功能分配使用,才渐为常态。明代唐寅的《双鉴行窝图》,画有多间茅屋,居中一间设屏、书架、矮桌,左右房屋各有碗架炊具和床及帘幕。同样,在文征明的《真赏斋图卷》中,我们也一望即知厅堂、书房与厨房的差异。▲ 五代卫贤绘《高士图》,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。供图/FOTOE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大型传统建筑中,往往在中央的纵轴上建造门厅、轿厅、大厅及住房;在左右两侧的纵轴线上布置书房、次要住房和厨房、杂屋等。而在客厅和书房前,每每凿池叠石,种花植树,分别构成一个独立幽静的庭院。今人关于独立书房的概念肇始自明代。而明朝人眼中理想书房的标准配置,却不囿于室内,是包含周遭花鸟竹石甚至山林川泽在内的综合性空间。
中国传统文人始终追求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。书房是盛载精神食粮的淡泊性怡之地,居其中而望其外,有花有草,高梧古石,风竹掩映,才能呈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泼,这与文人摒弃世俗生活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。清幽超脱的外部环境和书房隐情潜心的清逸陈设,都是文人崇尚身心自由与品行高洁的价值观的体现。伴随着明清时期文人园林的繁荣昌盛,隐逸在园林中的书房也发展到历史高峰。▲ 文征明《真赏斋图卷》。
1966年,71岁的林语堂结束了30年的国外生活,定居台湾。蒋介石特意在阳明山上给他选了块地,让他盖一座房子,安享晚年。这就是现在的台北林语堂故居。别墅是林先生亲自设计的,他以中国四合院为架构模式,又采用了西班牙式的设计风格。蓝色琉璃瓦搭配白色粉墙,嵌着深紫色的圆角窗棂,意境典雅精致。
诸室之中,先生对书房尤其看重。房子一建好,他就将4000多册藏书全部搬了进去。书柜依墙而立,长达十几米。作家的人生一半在看书,另一半在写书。书房这个角落既是面子,也是里子,可以出世,也可以入世,当是林语堂人生中非常特别的所在。▲ 林语堂先生的书房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待得最久的地方。无论古今,书房都是一个具备艺术体验、阅读写作与图书收藏等多元功能的空间。某种意义上,它比卧室更能暴露自我。因为那些用具既是文人案头的珍藏,也是思想物化的体现。读的书是你的品味,摆的物件是你的情趣。你是什么样的人,信仰什么又喜爱什么,半个灵魂都泄露在书房当中。
书房是文人安身立命的所在,是为静读、研修构筑的自我天地,联结着文人的内心世界。书房无论大小,承载的是读书人对于世界和学问的思考,文化就在这一座座书斋间汩汩不绝地流淌着。书房最是心房。▲ 中国传统文人书房最常见的几件陈设。供图/中贸圣佳
因此,书房是个美妙的地方。无论外界如何喧嚣,进入这个小小空间,宛如到了一片净土。博尔赫斯说,如果有天堂,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。只是图书馆太大,而小小书房便足以抚慰我们疲惫的心。
不过,随着时代的发展,“书房”却越来越稀缺。有调查显示,从城市规模来看,城市越大,书房面积越小。一线城市近9成家庭没有书房,人均书房面积仅0.26㎡;新一线、二线、三线、四线城市人均书房面积依次为0.53㎡、0.62㎡、0.80㎡、0.93㎡;只有五线城市达到1.01㎡,五线城市书房拥有率是一线城市的三倍多。
好在,“书房自由”很远,但“读书自由”很近。家里可以没有书房,生活不能没有图书;可以打造独立优雅的书房,也可以参加玩法多样的书市。这个时代,想读书,有太多的方法途径。在书香中浸润滋养,这种“读书自由”让我们与文化的距离就不再遥远。▲ 2024年3月29至31日,北京郎园vintage图书市集。摄影 / 钟志彬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而了解一个国家、民族最好的途径,就是了解他们的文化;而了解文化,最好的方式是从文化的载体入手。从那些沉淀丰厚、最具中国文化含义的载体里,挖掘了解中国文化。中国的文化包括自然与人文。山川河流、高山大海、花鸟鱼虫,珍禽异兽……是自然;汉字、图案、颜色、建筑、服饰、饮食、节日……是人文。《中国国家地理》在2005年10月推出了“选美中国”特辑。这次活动评出中国最美十大名山、五大名湖、五大沙漠、三大雅丹、五大城区、十大峡谷、六大旅游洞穴、八大海岸、六大瀑布、六大冰川、十大森林、十大海岛、六大沼泽湿地、六大乡村古镇、六大草原15个系列102处景区。▲ “选美中国”特辑封面。
55万份“选美中国”特辑不到一周就卖完了,“洛阳纸贵、一册难求”。当月紧急推出了精装版,随后许多集团客户、广告合作伙伴定制了自己的专属版。至今还在年年加印,累计销售超过500万册。这是国内杂志首次“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分门别类的美的巡礼”。《选美中国》的社会反响超过了我们的预期,引发了一场关于“美”的争论。一些传统名山名湖纷纷落马,跌出了“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”。取而代之的是西部地区的大山大河,雪山、冰川、峡谷、沙漠、丹霞这些新元素进入国人的审美视野。传统观念里的“三山五岳”受到颠覆,这无疑是一场美学震动。新的世纪,《中国国家地理》从一个全新角度向世人揭示一个最美、最自然的中国,推进了新时期的审美进程。作为“人文版的《中国国家地理》”,《中华遗产》自2004年创刊以来,坚持以内容为本,矢志于挖掘并向读者展现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美感、有新意的传统文化题材。内容以大主题、大策划为特色,曾推出“最中国的汉字”“中国百大考古发现”等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专题。
《中华遗产》自2010年始,即推出精心制作的“最中国文化”专辑,衣食住行,珠玑琳琅。《妖鬼记》《神仙传》《中国美色》《中国图案》《中国衣冠》《美哉妆容》《中国汉字》…系统梳理中国符号,权威定义“何以最中国”,话题引领时代潮流,给我们一个了解中国、热爱中国的理由;它们一再重印,从畅销到长销,持续受到欢迎。
这些最经典、最有价值的主题,通过我们的策划、编辑、设计,每一本的内容都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,以有趣的主题、新奇的视角、图文并茂的解读、完整的知识架构为特色,如妖鬼文化、中国美色等独家选题,引领国潮、引发公众对传统文化题材的关注。
妖精鬼怪、魑魅魍魉,古人思想里充满奇特意象。光天化日,因何生鬼? 朗朗乾坤,妖怪何来?
《妖鬼记》以丰富的故事、精辟的阐述、海量的插图,深度挖掘、解读中国鬼怪文化,讲述其中的天人之道、智慧之说、传奇之趣。
神仙世界虚无缥缈,中国文化必不可少。神是人造,仙是人修。神分工明确,无事不管;仙快乐逍遥,寿与天齐。古人为何要造神?修仙方法几分是真几分是假?
《神仙传》用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的插图,为你解开神仙世界的个中玄机。
罗衫轻透,映衬东方含蓄性感;裤子开裆,记录尴尬纠结往事。冠冕巾帽,男人头上千般风景;湘裙款摆,仕女身下万种风情。服章之美谓之华,礼仪之大谓之夏。《中国衣冠》以丰富的故事、精美的图片、实操性的解读,“从头到脚”的华服之旅,带你领略中国衣冠之道。 中国人把政治、艺术、生活、宗教都上了色。色彩,熔自然、伦理、哲学、艺术于一炉,蕴风雅之密码、文化之因于一体。
《中国美色》以精细讲解、精美图片,带你穿越漫长历史,来一次颜色之旅。识颜色,知中国。
你可曾被文物上或华丽繁复或夸张有趣的图案吸引?你可曾好奇国石窟浮雕、古建彩画,都讲述了哪些故事?缠枝宝相,飞天摩羯,用纹样串联中华大地吉祥史;蟠龙飞凤,饕餮流云,以图案写就万千年来无字书。《中国图案》通过梳理历史、剖析细节、探寻渊源,你想知道的关于中国图案的一切,都能在这里找到解答。如何让乌鬓生辉?怎样使香肤胜雪?中国古代特有的妆饰美学,在天道自然中拾取人生意趣,又与华夏文明进程同步。对妆饰的亘古之爱,仿若一声声咏叹,捧向世间的男男女女。 《美哉妆容》以独到的视角、精美的图片、精良的制作,带你领略属于中国的妆饰之美。
举世无双的中国帝王谷,重现大明文化盛典华章。看不见的、看得见的,都在这里揭晓。如果你想要了解探索那段神奇的历史,这本书一定要看!《浓缩的大明:明十三陵》从“帝王之路”“礼制之盛”“建筑之范”“宝物之华”“明日之景”五个篇章,带领我们从明十三陵出发,遍览明朝历史和明文化的方方面面。
台州之名天上来,中国山海文化重要旅游目的地。唐人的诗与远方。读唐诗,怎可不到台州?三教之林,和合圣地;东南邹鲁,宋韵之约。《别有天地在台州》从“地”“史”“道”“食”“艺”五个篇章,介绍了浙江台州的“另一乾坤”。
想与《中国国家地理》零距离接触吗?今天!现在,马上,立刻,火速赶来!
5月16日-19日11:00-18:00,“2024做書图书市集”北京工人体育场L10-12摊位!《中国国家地理》《博物》《中华遗产》杂志以及“大自然的艺术”自然艺术系列产品、西布利畅销新作《何以为鸟》,更有柔软可爱的动物玩偶、主题帆布包、T恤等文创产品集合亮相。
花草鱼虫、衣食住行、山川湖海,你感兴趣的一网打尽。当然,市面上没有的“地理印迹“盖章本、“最中国·文博市集”盖章本我们都带来了,更可以领取装裱画,亲手装订一本书!
更多新奇玩法,快来现场找我们解锁吧~
《中华遗产》 2019年03期
《书房:有此一间,不求广厦》,撰文/林遥